2025115星期三 162115

走出趣的“走出去”

浏览: 来源: 时间:2025-01-31
中国海外劳工规模庞大,汇款额亦高于菲律宾,但目前的人员招募和培训方式,仍停留在较为原始的状态,远无法同菲律宾国内系统化的国际劳务输出流程相提并论。

展望

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提出,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区,支持海南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

4月27日,人社部颁发了支持海南人力资源可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实施意见,指导海南在海口、三亚建设南北两极第一个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允许外籍和港澳台的技能和技术人员,根据规定在海南就业和永久居住。同时,支持在中国高等院校取得硕士及以上的外国留学在海南进行工作。

这些史无前例的政策让畅丽坤敏锐地嗅到了前路。

“对日本、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务输入需求大。对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来说,劳动力成本低,劳务输出需求大。中国是一个更特殊的主体,既有劳务输入需求,又有劳务输出需求。同时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足够发达。”畅丽坤表示。

全球各国发展不均衡,相同行业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期发展和受重视程度、收入等存在明显差异。加之发达国家老龄化趋势明显,导致相关产业劳动力缺失问题日益严重。种种内外因素都推动着人群在全球范围内的更频繁流动。

中国对外劳务输出是一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在中国本土,它根植于出国劳务市场,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合作的增多,中国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增加。在实现供需两方有效对接跨境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亦有机会依托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走向国际,实现资金、人员、货物在全球的流通。

“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广阔的平台打通南亚、东亚、东南亚乃至中东区域人力资源流通的通道,真正把全球的人力和资源汇聚到海南这个美丽的地方,顺国家大势做出一番事业。”畅丽坤的回答颇值得玩味。

倘若全球人力资源能够汇集于平台,服务的又怎止于海南?彼时,谁将走出去,谁又将走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