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6星期六 50214

宁静致远庆华诞 中和德馨谱新篇

浏览:167 来源: 时间:2023-04-06
记江西省宁都中学建校100周年(19132013)庆祝大会 图1:宁都中学展示着百年诞辰的美丽风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讯:据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记者:孙文圣)报道:宁都中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于2013年10月3日在校隆重举行。原省政协社会法制委

 ——记江西省宁都中学建校100周年(1913—2013)庆祝大会

    图1:宁都中学展示着百年诞辰的美丽风采

  据了解,宁都中学肇始于1913年创立的宁都县立中学,1914年邱璧先生以县立中学为基础创办江西省立第九中学,俗称“考棚”。后几易校名,1977年恢复为“江西省宁都中学”(简称宁都中学),1979年高考成绩荣获全江西省第二名,赣州地区第一名,受到了省长白栋材表彰。百年来,在教学育人、自办农场、学科竞赛、素质教育、专业发展以及考取北大清华、少年班等方面百花齐放,令人瞩目;曾在1992年至2001年创造过连续十年升入各级高校人数位居全赣州市重点中学第一的辉煌成绩。1980年被列为全省首批18所重点中学之一,学校共培养了6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为各级高校输送了2万多名新生,其中考入清华大学15人,北京大学17人。2004年廖海珍夺得省高考文科状元,开赣州市先河。肖云海等3位同学入选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张恒成为宁都中学的首位少年大学生。宁都中学先后5次夺得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西赛区团体总分第一、第二、第三名,1994年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西赛区)颁奖现场会在宁都中学举行,2004年被列为省54所、市5所重点建设的优质重点高中之一,2007年被评定为“江西省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2010年高考应届生升学率位居全市第4名。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基地、“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江西省文明单位”、“全省中小学和谐校园”、“省青年教师工作先进单位”、“省绿色学校”、“省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2009—2010学年省重点中学高考学科成绩进步奖”等荣誉称号。

  刘晓明校长在宁都中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致辞

  刘校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县委县政府“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的宏志伟略,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怀,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是宁都人民和历届校友的期望激励,为学校注入了前进的动力;是全体师生员工开拓进取、勇攀高峰,为学校振起了腾飞的翅膀。宁都中学将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爱岗敬业、业务精湛、爱生如子、为人师表”核心价值观,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确立“质量立校、改革活校、竞争强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切实推行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模式,挖潜增效,着力提高办学品位,努力提高高考质量,为宁都中学重返全市教育前列不懈奋斗。学校将站在百年新起点上把握时代的机遇,锁定未来的目标,牢记肩上的责任,不负父老的期盼、社会的重托;老师们要以文化的传承为己任,致力于业务的精进、人格的塑造、灵魂的升华。同学们要珍惜年华,志存高远,创造精彩,在求索中实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理想。刘校长诚挚希望,广大校友常回家看看,一如既往地关注母校,支持母校,承继先贤宏愿,倾情母校发展,与学校发展休戚与共,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共同为宁都中学的明天出谋划策,促圆宁都中学梦。

 县委书记王四华在宁都中学百年校庆大会上讲话

  县委书记王四华出席大会,代表县四套班子及80万宁都人民,向宁都中学百年华诞致以诚挚祝贺!王书记表示,宁都中学百年华诞,是宁都县教育史上的一大盛事,也是全县人民的一大喜事。百年宁都中学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名人、科技精英、商业巨子、军政要员,为国强民富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宁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宁都中学与时俱进、奋力开拓,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宁都正处于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更加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扎实地做好发展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王书记勉励宁都中学,以百年校庆为新的历史起点,秉承优良校风学风,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市、全省素质教育的样板、人才辈出的摇篮、崇实创新的典范,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也衷心希望广大校友,常忆乡音乡情,铭记母校教诲,一如既往地关心母校发展,支持家乡建设,为宁都中学增光添彩,为宁都发展献计出力。王书记表示,考虑到宁都中学现有的校园面积发展空间有限,县委县政府已投入4个亿在县城翠微峰脚下规划了600多亩土地,为宁都中学建设新校址,并将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在场全体师生喜闻此讯,齐声欢呼,鼓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校友代表荣宪国表示,虽然离开母校已有许多年,但母校永远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老师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甘守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让人终生难忘!荣宪国倡议各届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回报老师!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母校争创一流名校出力献策,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未来!衷心祝愿母校在传承光荣历史的同时,再造新优势,铸造新辉煌!也勉励正在学校求学的学弟学妹们,珍惜美好时光,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百年宁都中学,凝聚了广大教职工的心血和80万宁都人民的汗水。教师代表李峰表示,宁都中学的辉煌,既是“公勇诚爱” 的校训和所倡导的 “文明守纪 和谐创新”的校风、“崇德博学 精教善导”的教风以及“勤奋刻苦 深思笃行”的学风的成果,也是宁都这座千年客家文明古县深厚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当地政府崇文重教及老百姓的尚学理念的结晶。据了解,宁都中学高考中考取北大、清华或是全市、全省状元的学生,都会受到学校和县委县政府的奖励,受奖家人也倍感荣耀。宁都中学李罗敏同学,荣戴2013年高考“全赣州市文科状元”之冠并被北京大学录取的喜讯,传遍宁都全县。在李罗敏上大学前夕,整个东龙村李氏族人几乎都前往欢送,县委王书记等县主要领导也亲自前往祝贺勉励。

  “众人十柴火焰高”。 宁都中学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许多成功的企业界乡贤、兄弟学校领导和县直机构及各乡镇领导,纷纷慷慨解囊,表达着对宁都中学的祝贺。乡贤代表严新华在大会上,感谢宁都中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希望全社会尽心关注宁中发展,尽责推动宁中发展,尽力资助宁中发展,造福桑梓,泽被后世。

 宁都中学在校学生为庆贺母校百年华诞倾情表演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素质全面提升。据了解,宁都中学狠抓升学率的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学校重视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发展,多渠道全方位保护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陶冶学生情操,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和各种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每年都有不少特长学生考取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广播电视和体育等专门高等院校。大会上学生代表鲁丝纶分享了自己在宁都中学学习和生活的幸福感受。“公勇诚爱”的传统已融入每一个学生的细胞。学生探寻真理;同学友爱进取;老师兢兢业业;学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腹有诗书气自华”。宁都中学师生的才华,也洋溢在舞台上,为大会频添风采。二胡演奏《喜洋洋》、配乐诗朗诵《百年弦歌唱大风》、舞蹈《十月的鲜花》和《阳光路上》等11个节目的倾情表演,赢得了与会嘉宾赞赏,并将大会推向了高潮。曾与周杰伦同台演出的著名校友胡茂,著名歌坛新秀果子分别带来的时尚表演,吸引了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弟妹们的狂热追捧。大会庆典在师生代表合唱《宁都中学校歌》、《1913以后》的欢乐歌声中圆满结束。回荡在金秋碧天里的动人心弦的旋律,唱响了宁都中学的前进之歌。

  校友孙文圣献书法作品与校领导和恩师合影

  多年以来,一直关注和倾情母校发展的新老校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感念之心。曾受到前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宁都中学校友邓军民,特意发来贺电祝福母校百年华诞。知名校友李贤瑜,李蓬,刘红宁,李青华等,在会场接受宁都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感谢母校多年栽培,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母校今天的辉煌感到很自豪;也表示,身为喝梅江水长大的土生土长的宁都人,要支持母校,支持家乡建设。笔者自毕业离开宁都中学12年以来,一日未曾忘记母校恩师六年的教导和家乡的故土,从北京回家参加母校百年华诞,将自创对联(上联是:宁静致远,百年诞辰,六万莘子遍华夏;下联是:中和德馨,三年教导,千里鹏程报师恩。横批:感念母校)敬献母校,也看望了恩师孙茂祥和邓素珍。

  会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宁都中学百年历程展览之后,在学校安排的学生食堂排队领餐用膳。饭桌上,刘县长风趣地说,食堂就餐健胃促食,今后重大活动也要简约从行。干净素雅的学生食堂,气氛格外亲切。

  百载春秋,薪火相传。一百年,对于中华而言,只是千秋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对于宁都中学而言,这既是成绩,也是新的起点。宁都中学始终伴随着民族命运和时代步伐乘势前进,见证了宁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展现了宁都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宁都中学从山河动荡的岁月中走来,于共和国的礼炮声中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壮大,一路凯歌,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种下了教书育人的常青树。百年名校,枝繁叶茂。百年宁都中学,走过了励精图治、顽强拼搏的奋斗历程,书写了英才辈出、桃李成蹊的辉煌史篇。百年厚重的积淀,让宁都中学拥有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