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5时02分14秒
原标题:为何我们越来越难培养出感恩的孩子?
文 / 干玎竹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一桩耸人听闻的杀人案发生在湖南某镇。年仅12岁的男孩因不满母亲管教,在家中持刀将其砍死后,若无其事地用母亲手机向老师请假、回复微信,并谎称母亲出门。12岁弑母少年的悲剧中有家庭、社区、学校、法制教育一环又一环的缺失,但现在的孩子缺少感恩之心,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位高权重”,全家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们从小到大都是被宠溺者,理所当然的索取,却从不想关心和感激他人,更有甚者,打骂家人也是屡见不鲜。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谢京辉在接受《解放报》采访时说到,“我们不能期待孩子自然懂得感恩之心。”
不让孩子体验饥饿,他们就不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们体验寒冷,他们就不知道温暖可贵;不让孩子体验挫折,他们就不知道成功的艰难。父母对孩子过多关爱和帮助,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成长中正常体验负面情绪的机会。一个孩子只有经历过得不到、被拒绝、被忽略等种种生活历练的打磨,才会感激别人替他所做的,珍惜他得到的一切,才会为自己拥有的感到快乐和幸福。当孩子得到了比他们需要多得多的爱,家长则丧失了教育的功能。
正如卢梭在《爱弥尔》中一针见血指出:“你了解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就越多,迟早有一天,你不得不拒绝他,这种意料不到的拒绝,对他的伤害,远远大过他不曾得到过满足的伤害。 ”
笔者认为,重塑“感恩的心”,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家庭教育
首先,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如果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着“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更不会想着去关心别人和感激他人”的问题时,家长们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比如批评孩子“白眼狼”、“自私”等。这样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破坏亲子关系。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才会让孩子充分的表达想法,愿意理解规矩,更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
其次,让孩子从感恩家人做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时刻创造条件启发孩子学会用感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家人的付出。比如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做事后要说谢谢等,通过这种小的事情、小的情绪让孩子熟悉这种感恩的状态,并最终知道如何表示自己的感恩。
此外,父母也要多表达感谢。孩子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爱或帮助父母时,父母更要适当感谢和鼓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的节日里,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给老师、长辈准备礼物和祝福,表达感激。
最后,家长要懂得放手。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
真实社会实践
谢京辉指出,目前中国人对待孩子的成长,太强调出人头地和厮杀的血性,而不重视与人相处。感恩是在知恩的基础上的反哺,而非索取,找回感恩之心,只有让其回到社会生活的环境中去体验,才会认识到甘苦。
因此,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积极承担值日生、生活委员等职务,鼓励孩子关心集体,培养责任心,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都是孩子学会感恩的必由之路。
此外,带领孩子参加慈善活动,也可以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对大一些的孩子而言,可以做一些社会兼职或者志愿者的工作。欧美国家的年轻人中流行“间隔年”文化。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在内的诸多世界顶尖大学,都很鼓励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休学一年,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学生普遍会选择参加国际志愿服务。根据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数据,2012年约5%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英国年轻人选择延期一年入学。著名的案例就是威廉王子,他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到智利参与了雷励远征(Raleigh International)的义工服务,清洁马桶的照片广为流传(下图)。
广东青年孙东纯也曾带着2万元,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用了13个月,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在路上,他遇到了日本妻子,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迟到的“间隔年”成了一次学习爱的旅途。
其实,经济越发达,个体越独立。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书籍《枪炮、病菌、钢铁》里就论述,从族群、部落到酋长管辖地,从单个家庭到多个有亲缘关系的家庭,再到许多的陌生人,人类社会在不断地演进升级。而亲子关系,一直也是人类社会里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在这个日渐老龄化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要面临同样的的社会问题:到底什么是孝(子女要如何感恩),空巢老人又要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父母子女的关系,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供养,还是情感与精神上的彼此给予。如何与年迈的父母,形成相互精神的供养,也就是中国人俗称的“常回家看看”,是当代中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也许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也需要学习印度电影《老爸102岁》中102岁的爷爷,从“养儿防老”的传统东方家庭观念中挣脱出来,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老有所依,能够让人在苍老之后有所依靠的,不一定是远在他方归期不定的子女,也可以是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精彩的人生态度。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也不是天经地义的,需要双方相互的认可和感恩。如果子女爱父母,父母必然需要好好珍惜。如果不爱,父母更应该理智地珍惜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一方要被亲情的名义绑架,更没有任何一方必须需要依赖另一方才能存活下去。
参考文献:
1. http://www.sohu.com/a/196457263_119707
2. http://www.sohu.com/a/281360050_665455
3. http://learning.sohu.com/20131101/n3893836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