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0年,大学体验一直大同小异:学生挑选专业,报考高校,购买教材,上课听讲,撰写论文,参加考试,拿到学分,顺利毕业,打工还债。
多年来,大学教育一直是通往职场的最佳途径。然而,随着学费的上涨和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学子们开始怀疑: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究竟是什么?
“收取高额学费,却教授一些观看网络视频就能学到的技能,恐怕不是长期可行的财政模式。”欧林工程学院院长理乍得•米勒(Richard Miller)说道。“如今的知识成了一种商品,廉价易得。谁还愿意给钱?所以,我们走上了改革之路。”
但是该如何改革呢?
专家指出,未来10-15年,高校教育将迅速解绑。讲堂将消失,教授的角色会发生改变,科技会促使大学教育变得更容易获取,也更具价值。当然,某些机构面临着关门倒闭的命运。但存留下来的将成为创新高效型学府。以下就是未来高校的面貌。
关注技能而非学时
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而言,成绩是根据学分时来衡量的。花时间上课、阅读、听讲、考试,都是为了不挂科。然而,即便拿到了满分,也不能保证学生学到任何可用于实际工作的知识,而雇主们再清楚不过了。
“客户不知多少次抱怨,‘我找不到这个岗位的合适人选,又不能上大学里找,因为学生不具备这种先天能力。’”人力资源咨询公司Astron Solutions, LLC.全国总监迈克尔•马西科维奇(Michael Maciekowich)说道。“我们这一行需要某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确实,据某项调查显示,60%的雇员抱怨求职者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他们能够通过微积分考试,却无法在岗位上找出并解决问题、沟通谈判或主持会议。对于明天的大学生而言,这些通过实战经验获得的软技能将成为衡量学习能力的准绳,而不是你修过了多少个学分时或学期时。
高校也已经开始回应这一教育需求,开设了专门传授实际就业技能的课程。南新罕布什尔大学开办的网络自学课程“美国学院”(College for America)率先获得联邦政府许可,根据“实学而非学时”授予学位。学生的进步方式不再是完成课程,而是必须证明自己掌握了特定技能或“能力”。
“他们并非抽象地学习数学,而是实实在在学习如何利用图表或图形传达信息,或如何与他人协商谈判解决冲突。”南新罕布什尔大学首席人力策略师朱利安•阿尔希德(Julian Alssid)解释道。因为所有授课都是在线进行的,一年的学费才2,500美元,仅为大部分大学平均学费的零头。阿尔希德指出,该课程于两年前开办,招收了200名学生,预计将在未来一年扩招至5,000名学生。截至去年,美国已有350多家教育机构开始尝试类似的基于能力的教学模式。
为了站稳脚跟,高校必须迎合职场的需求。美国学院目前只通过雇主招收学生(不过阿尔希德表示,他们最终或许会“走零售道路”),也就是说,学费通常由企业出,以此换来一名在某项紧俏技能上训练有素的员工。此类合作关系也越来越常见了。
“我们认为,这种与雇主更为直接的合作关系能够创造出实际净值,足以取代品牌认可或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学院(Clayton Christensen Institute)专攻高等教育颠覆式创新的高级研究员米歇尔•怀斯(Michelle Weise)说道。
混合式教育学位
学术界的主要担忧之一,是在线教育将完全取代校园环境和教授。这点不太可能,至少短期来讲是如此。学生仍能够看到接触新朋友、新思想、创建宝贵关系网的价值,但无需为此耗费四年光阴。他们可以选择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程(MOOCs)或训练营,快速(低价)完成入门课程。
一旦学生掌握了这一信息,他们就会来到校园里,接受网上无法获取的实操体验式教育。“非高校的各类教育途径之剧增,及其在学习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将迫使并推动高校重新自我定位,把在其他场合无法进行的学习模式作为核心。”乔治城大学副教务长兼英语教授兰德尔•贝斯(Randall Bass)说道。
结果将是混合搭配式的教育。或许是1年的网上课程、2年的校园学习、再加上1年的训练营。“我认为,未来的教育将会是混合模式,校园体验搭配线上体验。”阿尔希德说道。
跨学科化
“当大学的角色从传授信息过渡到启发心智时,专业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开办即将满一年的高强度线上课程密涅瓦计划(Minerva Project)创始人兼CEO本•尼尔森(Ben Nelson)说道。“我们早已知道,雇主们并不看重专业。”
在近期一项针对318家企业开展的调查中,93%的老板更看重“批判性思维、人际沟通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而非大学生的专业。他们需要能够肩挑多项重任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掌握灵活应对的能力和大量实用技能。“我们不能再费尽心思培养狭小专业领域内的专家。”米勒指出。“而应该把重心放在传授学习过程本身。”
教育将变得更进一步跨学科化。以往拿到的是生物学学位,以后的新兴领域将把生物学与全球卫生、或神经学与创业学结合起来。“专业的概念将逐渐消失转化为整体学科组合,包含一批微文凭,分别对应一系列技能。”贝斯说道。
讲课之死
或许你会问,在流动式学习的新世界里,教师将扮演何种角色。“不夸张地说,这些变革彻底摧毁了他们对高等教育惯有的思维模式。”怀斯说道。学生们不再需要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几百名学生授课。“如今,信息无处不在,学校必须提供一种特殊的学习体验了。”她指出。
以课题为基础的大学学习环境会更接近于幼儿园课堂,而非学术讲堂。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老师负责引导。“更注重教师的辅导技巧,或是担任领头的同辈辅导员,在课题现场贡献专业技能,好比医生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知识。”贝斯说道。
“新世界里少不了教员。在经过重新定位、以课题为重的世界里,一支训练有素的教育学博士教师队伍仍然占据中心地位。但我认为,未来20年的难题之一,是为他们摸索出恰当定位。”
不少高校教授预见到了变革的来临,纷纷未雨绸缪。举个例子,密涅瓦计划第一年就收到了1,000条教员问询。“数不胜数的超级精英高校校长、院长及教授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坐等你们的成功迫使我们做出改变。’”纳尔逊说道。
“部分学府可能撑不下去,大量小型机构将合并或消失,因为价值定位不在那里。”贝斯说道。或许将发生负债罢工、破产、合并或倒闭。改革将是迅猛的,但结果会是好的。“这些都是重要的教育机构。”纳尔逊说道。“高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其存留下来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但前提是它们能够与时俱进,加以改革。”